最新历史版本 :GLAD 原则评分实践:案例二 返回文档
编辑时间: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修改原因:

目录:

1. 概述编辑

利用 GLAD 原则 对一张员工离职流动可视化看板进行优化。

优化前:


优化后:


2. 优化编辑

2.1 G原则

数据类别的使用是否恰当?

  • 优化前:员工流动、流失混为一体;指标晦涩难懂,内容复杂混乱。


  • 优化后:指标简化,只关注员工流失,不关注员工流动,去掉难理解的指标。

1626857295qyMs.png

数据指标的使用是否恰当?

  • 优化前:在职人数为时间点指标,离职人数为时间段指标,时间段指标与时间点指标混淆不清。


  • 优化后:将时间度量统一,都修改为时间段指标。


2.2 L原则

是否会分散注意力,增加读者的视觉负担?

  • 优化前:标注为图例形式,需要一一对照查看数据信息需要点击才能查看


  • 优化后:

1)修改图表样式

标注改成标签形式,和图表近距离关联

数据设置为直接展现的形式,并非点击后显示


2)修改柱状图指标数量和数据量

删掉流动性指标,只保留流失指标

数据量控制为一年 12 个数据点

颜色是否有干扰,是否有故事?

  • 优化前:图表系列都是一样的颜色,平平无奇,没有重点。


  • 优化后:修改系列色为蓝色渐变,颜色和健康度大小匹配,健康度越低,颜色越深。


是否有重复性内容,增加读者视觉负担?

  • 优化前:图例、标题重复内容较多

  • 优化后:去掉重复内容


2.3 A原则

选择的图表是否合适

  • 优化前:五个指标量,看那个量影响最大,选择的堆积柱状图不易懂。


  • 优化后:思考图表展现意图,更换类型为换雷达图,更直观的看出问题。


  • 优化前:使用条形图,标签太长,旋转后不易用户理解。

  • 优化后:修改为条形图,将标签横放,更易于理解。

数据的密度是否过高或过低?

  • 优化前:

2 种坐标轴,4 个指标,指标多于 3 个

36 个月的数据,数据量太多


  • 优化后:修改柱状图指标数量和数据量

删掉流动性指标,只保留流失指标

数据量控制为一年 12 个数据点


2.4 D原则

优化前:图表整体平平无奇,无灵魂,没有重点关注,没有故事。饼图只有一个饼


优化后:通过颜色和闪烁突出饼图中占比最大的系列,显示主要矛盾。

优化前:柱状图折线图只有柱子和线


优化后:给柱状图加预警线,超过预警线红色显示;离职人数最大的月份突出显示。


优化前:条形图看不出任何区别


优化后:系列修改为渐变色,颜色越深,健康度越低,低于一定健康度后红色标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