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版本12 :明确目的 返回文档
编辑时间: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修改原因:

目录:

相同的数据可以讲述不同的故事编辑

我们拿考勤数据来举例,同样是进行考勤分析,员工和老板的使用目标和场景是一样的吗?

员工视角

对于员工来说,我们希望看到个人行为维度的功能与数据统计:

  • 这个月迟到了多少次,会不会影响全勤奖?

  • 这个月请假了几天,年假还剩余几天?

  • ……

老板视角

对于老板来说,他的诉求更多是通过出勤数据为人事管理、考勤排班、绩效考核、薪资福利等方面提供企业管理方面的参考,方便企业在优化人力资源成本等方面做出更优的解决方案。

  • 老板想看一下每个月有多少人会迟到,拿全勤奖有多难?

  • 老板通过部门员工的考勤统计,发现小 A 同学这个月的请假次数特别多,那就要结合小A的工作状态,预判小 A 是有跳槽的倾向呢?还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对小 A 进行工作上的重新分配还是人文关怀?

总结

可视化的目标是什么,受众是谁,他们有什么问题要解决?这将决定应该怎么进行可视化分析。

1、发散:探索编辑

  • 业务背景:业务方是谁?可视化的目的是什么?

    • 为什么要做数据分析,是希望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还是希望提升某个业务指标,或是探究某个异常数据的背后原因,这都需要在做数据分析前明确,只有了解了需求才能搭建合适的分析框架,制定合理的分析思路。

  • 了解用户:谁会看这些数据?用户的专业知识水平?

    • 不同岗位对数据分析的要求不尽相同。比如市场同学更关注新用户转化,销售同学更关注付费转化。所以在数据分析前需要明确报告受众,以确定分析的侧重点。

  • 产品分析:用什么产品来实施?投放在哪里?大屏、PC还是移动端

  • 观察数据:数据来自哪里?数据结构如何?数据极值情况如何?数据是否能实时?

2、收敛:聚焦编辑

经过第一阶段的发散,第二阶段要进行收敛。可视化作品可以传达什么?我们用户想要在可视化上看到什么?

  • 用户目标:可视化解决什么问题?用户关注哪些核心指标?

  • 设计目标:可视化要表达什么内容?如何凸显用户关注的核心指标?我们期望用户看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