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負載均衡配置中,通常採用輪詢策略來分發請求。負載均衡器不會判斷某個請求的具體節點歸屬,而是根據輪詢策略將請求分發給各個節點。當某個節點收到不屬於自己的請求時,會將該請求內部轉發給對應的節點處理,並在處理完成後將結果傳回給原請求方。
然而,如果某個節點出現異常,無法回應內部轉發的請求,負載均衡器可能會誤判正常節點的狀態,導致請求長時間未能傳回且前端無報錯。
為了避免單節點故障導致整個叢集不可用,我們增加了對節點間轉發請求的健康檢查功能,以限制異常節點並在前端進行提醒。
透過合理配置這些參數,可以有效提升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確定在單節點故障時叢集仍能正常運作。
參數說明:當節點間轉發的請求在設定的逾時時間內未回應時,前端會報錯提醒並終止請求
預設值:90秒
修改規則:
請輸入不小於 10 的整數,單位「S」
如果後端處理某些報表計算或匯出操作需要較長時間,則應適當延長逾時時間
nginx 中的 proxy_read_timeout 和 proxy_send_timeout ,這兩個參數值要大於平台配置的逾時時間
參數說明:在單個週期內,系統會嘗試轉發請求的最大次數
預設值:8次
請輸入正整數,單位「次」
nginx 中的 max_fails 參數值,建議大於或等於平台配置的嘗試次數
參數說明:在設定的失效時間內,如果失敗請求的次數超過最大嘗試次數,該節點將被標記為失效,新的請求將不再轉發給該節點
nginx 中 fail_timeout 參數值,建議大於或等於平台配置的失效時間
當節點伺服器拒絕連結時,報錯:41300002伺服器拒絕了此次連結,頁面如下圖所示:
當叢集節點間轉發耗時超過了設定的逾時時間時,報錯:41300001伺服器服務回應時間過長,報錯頁面如下圖所示:
1)管理者登入維運平台,選擇指定專案。點選「維護>叢集管理」。
2)在叢集進階配置中,支援修改「節點間轉發配置」。預設值及修改規則請參見1.2節。
3)修改後,點選「儲存」按鈕。彈窗提醒:參數設定已修改,請重啟各節點工程以生效。
4)請參考 關閉或重啟FineBI工程 文檔,重啟帆軟專案各個應用節點,以使配置生效。
1)管理者登入帆軟應用,點選「管理系統>智慧維運>叢集配置>參數配置」。
2)在內部轉發參數中,支援修改節點間轉發配置。預設值及修改規則請參見1.2節。
在啟動叢集時,帆軟通常建議一個Redis服務僅對接一個帆軟專案,作為狀態服務。
如果一個 Redis 對接了多個帆軟專案,不同帆軟專案的 key 前綴可能完全相同,導致資料衝突。
因此當 Redis 服務被多個帆軟專案共用時,請配置 key 前綴以區分各個工程,避免衝突。
支援透過以下方法修改 key 前綴,請根據情況自行選擇,任選其一即可。
2)在叢集進階配置中,支援修改「key前綴」。
預設值:非維運平台部署的專案狀態服務,key 前綴預設值為__fine_redis_key__
自訂規則:支援英文大小寫、阿拉伯數字、底線,不支援中文和特殊字元
3)修改「key前綴」後,點選「儲存」按鈕。彈窗提醒:參數設定已修改,請重啟各節點工程以生效。
2)在Redis儲存key前綴中,支援修改「key前綴」。
滑鼠選中內容,快速回饋問題
滑鼠選中存在疑惑的內容,即可快速回饋問題,我們將會跟進處理。
不再提示
10s後關閉
反馈已提交
网络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