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版本3 :如何做一张好的仪表板 返回文档
编辑时间: 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 修改原因:

目录:

1. 概述编辑

在掌握了 BI 使用流程和各项功能后,如何才能做出一张好的仪表板呢?

本文通过「仪表板的设计」和「仪表板的美化」两个角度来讲解。

2. 仪表板设计编辑

2.1 确定仪表板的面向对象

在制作仪表板前,首先要确定制作的仪表板受众对象是谁,深刻理解他们的需求。

比如仪表板是为了制作给老板看,老板需要了解商场产品销售情况,那么需要重点着眼与当前销售额、历史同期环期销售额、与目标销售额的差距等等。

再比如我们有了一些销售数据,想要根据已有的数据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影响销售额的因素是什么——店铺、促销、供应链等等。

总之,深入理解他们的需求,制作与他们认知水平想匹配的仪表板,才是一张好的仪表板的入门衡量标准。

2.2 确定仪表板主题

一般需要根据查看者特定的部门机构来进行仪表板的呈现。

并且对同一个部门分析的角度也是多样的,此时就需要按照「总览-细分」的布局进行展示。

例如:2020 上半年经营分析

需要对某医药行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此时采用总分的方式,从「关键指标」到「销售收入、毛利率、成本」进行总-分展示。

同时还可以使用Tab组件对组件进行整合、切换展示。

2.3 选择合适的图表

选择合适的图表可以参考:如何选择正确的图表

选择图表同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依据制作者期望传递给查看者的内容选择,本文不再赘述,但希望能给出一些选图表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2.3.1 慎用饼图

饼图可以展示各类别与整体之间的占比关系。

在使用的时候类别数量不能过多,超过 7 个,用户查看的时候读取数据会变得比较困难,如下图所示:

2.3.2 柱形图、条形图

用于显示类别之间的数值比较,数值指标可以是百分比、数值、频率等。

虽然也可以表示某个字段的时间变化情况,但用折线图更合适。

条形图和面积图的区别在于矩形条的方向是不是垂直的。相对与柱形图,条形图示合放置更多的矩形条。

2.3.3 折线图和面积图

折线图和面积图都能表示数量与时间的关系,但需要注意面积图在表示时间变化时还能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4 添加文字标签

给仪表板进行合适的命名,对视图增加一些说明,在页面中增加一些图示标签,提示隐藏的交互等,或者添加一些备注描述计算结果(为分析添加备注),都会有利于用户快速的获取到仪表板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3. 仪表板美化编辑

在处理好数据并做好组件后,就需要对仪表板进行排版和美化。

3.1 排版

排版的原则即对齐、有序。

人们习惯于从左往右、从上往下进行浏览,因此最好把重要的内容放置在仪表板的左侧、顶部;相关内容最好相邻;同时可以使用留白、背景色的对数据进行分割。

3.2 文字

如果文字过小或者过细,或者文字颜色和背景色差异太小,都会影响阅读查看。


3.3 用色

使用同同一色彩的不同深浅、明暗的相近色制作图表,并按照数量大小进行排序,通过颜色深浅也能感知到数据的变化,这种配色方式被称为单色系配色。

如果我们是自定义配色,需要避免一些撞色。

例如把黄+白、蓝+黑、红+蓝、黄+紫等等色系进行搭配,这样不但从感官上不美观,而且还容易对用户的眼睛造成刺激。详细可参阅:色彩与配色基础

但无论我们使用冷色系还是暖色系,都需要注意少用亮度较高的颜色。


3.4 图标

图标可以为查看仪表板的用户提供提示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这些图标分散用户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