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如何在 Linux 系统中手动配置标准集群。
手动配置标准集群之前,请先提前准备好以下内容。
准备工程节点+负载均衡+状态服务器+文件服务器+配置库+Nacos 部署环境
请确保各工程节点和组件所在服务器间内网互通
请确保各工程节点和组件所在服务器系统时间一致
推荐 FineDataLink 工程节点环境:FineDataLink部署环境准备
组件支持环境:工程部署推荐环境及配置
部署数据库,作为工程的外接数据库备用,推荐部署MySQL5数据库
用户只需要部署并启动该数据库。
支持的数据库类型请参考:配置外接数据库
部署负载均衡,推荐Nginx部署方案
只需要安装Nginx,无需启动,无需修改nginx.conf配置文件
参考文档:Linux系统安装配置Nginx
部署 Nacos 服务注册中心,保证调度任务的高并发和高可用
确保 Nacos 启动
参考文档:Linux系统安装配置单机Nacos
部署状态服务器,推荐部署Redis单机
请确保Redis单机启动
参考文档:Linux系统安装配置Redis
部署文件服务器,推荐部署SFTP
请确保SFTP启动
参考文档:Linux系统配置使用SFTP
部署方法请参考单机部署:FineDataLink独立部署
1)确保配置外接数据库
管理员登录 FineDataLink,点击「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常规>外接数据库」,确保系统已配置外接数据库。
2)进入集群配置界面
管理员登录 FineDataLink,点击「管理系统>智能运维>集群配置」。
下文所有配置操作均在本页面完成。
准备内容:
标准集群的状态服务器建议使用Redis单机作为状态服务器。
请先确保Redis单机已启动,否则工程无法成功连接它。
请准备好Redis单机的密码(如果没有密码可不准备)
请准备好Redis单机节点的主机IP和端口号(不建议使用域名,请准备内网IP)
配置步骤:
1)开启「状态服务器」按钮。
2)选择缓存系统为「Redis单机」。
3)输入Redis单机节点的主机IP和端口。
4)如有密码,输入密码;如无密码,忽略该步骤。
5)配置完毕后,点击「测试连接并保存」,若无异常则可保存成功。
效果预览:
成功开启的状态服务器如下图所示:
MQ内置功能专为「容器化部署」的集群准备,非容器化手动部署集群无需关注该步骤,直接跳过。
容器化部署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配置前提:
标准集群的文件一致性设置建议选择「文件服务器共享>SFTP」。
请先确保第四章状态服务器配置成功,否则无法配置文件服务器。
请先确保SFTP服务已启动,否则工程无法成功连接该文件服务器。
准备步骤:
1)将该工程节点的%FR_HOME%\webapps\webroot\WEB-INF文件夹拷贝到文件服务器中。
2)为文件服务器中的 WEB-INF 文件夹赋予权限,Linux 系统中为 777 权限。
3)SFTP 所在文件服务器防火墙需开放 22 端口。
4)请准备好该文件服务器中该WEB-INF文件夹的路径地址,形如/home/ftpuser/WEB-INF
5)请准备好该文件服务器的编码格式、主机IP、端口号、用户名、密码/密钥文件(主机IP请准备内网IP)
1)文件一致性设置选择「文件服务器共享」
2)在弹出框中协议选择「FTP」或者「SFTP」
3)输入上文准备的文件服务器信息
4)配置完毕后,点击「测试连接并保存」,若无异常则可保存成功。
标准集群的缓存模式建议选择「关闭缓存」。
标准集群的集群通信协议建议选择「TCP」。
1)开启「开启集群」按钮。
2)关闭 FineDataLink 工程。
3)将如下代码生成为 setenv.sh 文件:
export NACOS_IP=192.168.5.16 # nacos 安装的服务器地址export NACOS_PORT=8848 # nacos 端口export NACOS_USER=nacos # nacos 控制台账号 默认nacosexport NACOS_PASSWORD=nacos # nacos 控制台密码 默认nacosexport NACOS_NAMING_NAMESPACE=finedatalink1 # nacos 命名空间export FDL_WORKER_EXTERNAL_IP=192.168.5.16 # 集群工程节点IP 不同的节点可能不同
将文件放置在作为节点的 FineDataLink 工程%tomcat%/bin目录下。
注:其中 FDL_WORKER_EXTERNAL_IP 需要根据作为节点的 FineDataLink 工程所在服务器 IP 进行修改。
4)然后将nacos-lib.jar JAR 包放置在作为节点的 FineDataLink 工程%tomcat%/webapps/webroot/WEB-INF/lib目录下。
1)重启该节点工程。
2)再次查看「管理系统>智能运维>集群配置」,在节点管理处出现本工程节点。
至此,该工程节点与外接数据库、状态服务器、文件服务器、Nacos 的对接完全成功,单节点集群部署成功。
1)部署集群的其他工程节点
部署方法请参考:FineDataLink部署环境准备
2)拷贝工程文件
将上文的单机集群节点的%tomcat%\webapps\webroot文件夹,分别拷贝覆盖新部署的其他工程节点的%tomcat%\webapps\webroot文件夹。
3)将本文第九章中的 setenv.sh 文件分别放置在其他作为节点的 FineDataLink 工程%tomcat%/bin目录下。
4)然后将nacos-lib.jar JAR 包分别放置在其他作为节点的 FineDataLink 工程%tomcat%/webapps/webroot/WEB-INF/lib目录下。
3)重启这些新工程节点。
管理员依次登录每一个工程节点,查看「管理系统>智能运维>集群配置」,在节点管理处出现所有工程节点信息。
至此,所有工程节点与外接数据库、状态服务器、文件服务器、Nacos 的对接完全成功,多节点集群部署成功。
负载均衡可以通过各种算法来分配用户请求到不同的节点上,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负载均衡效果。
标准集群的负载均衡建议选择「Nginx」。
请先确保已参考文档进行部署:Linux系统安装配置Nginx
1)参考文档修改nginx.conf文件:Linux系统安装配置Nginx
2)重启Nginx组件。
在浏览器输入ip:负载均衡端口号/status查看健康页面,可以看到工程各个节点的健康状态。
至此,一个标准的多节点集群就部署成功了。
滑鼠選中內容,快速回饋問題
滑鼠選中存在疑惑的內容,即可快速回饋問題,我們將會跟進處理。
不再提示
10s後關閉
Submitted successfully
Network bu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