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手动配置高可用集群

  • 文档创建者:Roxy
  • 历史版本:3
  • 最近更新:Roxy 于 2023-09-26
  • 1. 概述

    本文介绍如何在 Linux 系统中手动配置高可用集群。

    2. 准备步骤

    手动配置高可用集群之前,请先提前准备好以下内容。


    操作步骤
    说明
    1准备服务器环境

    准备工程节点+负载均衡+状态服务器+文件服务器+配置库+服务发现部署环境

    请确保各工程节点和组件所在服务器间内网互通

    请确保各工程节点和组件所在服务器系统时间一致

    推荐 FineDataLink 工程节点环境:FineDataLink部署环境准备

    组件支持环境:工程部署推荐环境及配置

    2部署数据库

    部署数据库,作为工程的外接数据库备用,优先推荐高可用主备模式数据库

    用户只需要部署并启动该数据库。

    支持的数据库类型请参考:配置外接数据库

    3部署负载均衡

    部署负载均衡,推荐Keepalived+Nginx部署方案

    只需要安装配置Keepalived,安装Nginx

    无需启动,无需修改nginx.conf配置文件

    参考文档:Keepalived+Nginx部署方案

    4部署 Nacos 服务注册中心

    部署 Nacos 服务注册中心,使用 Nacos 集群

    确保 Nacos 集群启动

    参考文档:Linux系统安装配置Nacos集群

    5部署状态服务器

    部署状态服务器,推荐部署Redis集群

    请确保Redis集群启动,推荐部署6节点,部署在6个服务器上

    参考文档:Linux系统安装配置Redis集群

    5部署文件服务器

    部署文件服务器,推荐部署NAS

    6部署工程节点先只部署并启动一个工程节点

    部署方法请参考单机部署:FineDataLink独立部署

    3. 启动登录平台

    1)确保配置外接数据库

    管理员登录 FineDataLink,点击「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常规>外接数据库」,确保系统已配置外接数据库。

    高可用集群推荐选择高可用主备模式数据库作为外接finedb数据库。

    2)安装插件

    高可用集群的文件一致性设置建议为NAS,该功能依赖「共享外部目录」插件。

    该插件一般默认已安装,请检查「管理系统>插件管理」中是否存在该插件,如不存在请提前安装。

    3)进入集群配置界面

    管理员登录数据决策系统,点击「管理系统>智能运维>集群配置」。

    下文所有配置操作均在本页面完成。

    4. 配置状态服务器

    准备内容:

    高可用集群的状态服务器建议使用Redis集群作为状态服务器。

    • 请先确保Redis集群已启动,否则工程无法成功连接它。

    • 请准备好Redis集群的密码(如果没有密码可不准备,如果配置了 Redis 密码,则Redis 各个节点需要使用统一的密码)

    • 请准备好Redis集群各节点的主机IP和端口号(不建议使用域名,请准备内网IP)

    配置步骤:

    1)开启「状态服务器」按钮。

    2)选择缓存系统为「Redis集群」。

    3)如有密码,输入密码;如无密码,忽略该步骤。

    4)根据Redis集群节点数量,添加节点。输入每个节点的主机IP和端口。

    5)配置完毕后,点击「测试连接并保存」,若无异常则可保存成功。

    5. 配置MQ内置

    MQ内置功能专为「容器化部署」的集群准备,非容器化手动部署集群无需关注该步骤,直接跳过

    容器化部署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6. 配置文件服务器

    准备内容:

    高可用集群的文件一致性设置建议选择「文件服务器共享>共享外部目录」。

    • 请先确保第四章状态服务器配置成功,否则无法配置文件服务器。

    • 请先确保第三章的「共享外部目录」插件安装成功,否则无法选择。

    • 请先确保NAS文件服务器已启动,否则工程无法成功连接它。

    配置步骤:

    1)将该工程节点的%tomcat%\webapps\webroot\WEB-INF文件夹拷贝到文件服务器中。

    2)为文件服务器中的 WEB-INF 文件夹赋予权限,Linux 系统中为 777 权限。

    3)完整复制文件服务器中该WEB-INF文件夹的路径地址,形如192.168.101.100:/data/nfs/WEB-INF

    4)文件一致性设置选择「文件服务器共享」

    5)在弹出框中协议选择「共享外部目录」

    6)路径设置为第三步复制的文件服务器中WEB-INF文件夹的路径地址

    7)配置完毕后,点击「测试连接并保存」,若无异常则可保存成功。


    7. 配置缓存模式

    高可用集群的缓存模式建议选择「关闭缓存」。

    8. 配置集群通信协议

    高可用集群的集群通信协议建议选择「TCP」。

    9. 确认单节点集群配置成功

    1)开启「开启集群」按钮。

    2)重启该节点工程。

    3)再次查看「管理系统>智能运维>集群配置」,在节点管理处出现本工程节点。

    至此,该工程节点与外接数据库、状态服务器、文件服务器、Nacos 集群的对接完全成功,单节点集群部署成功。


    10. 配置多节点工程

    1)部署集群的其他工程节点

    部署方法请参考:FineDataLink部署环境准备

      2)拷贝工程文件

      将上文的单机集群节点的%tomcat%\webapps\webroot文件夹,分别拷贝覆盖新部署的其他工程节点的%tomcat%\webapps\webroot文件夹。

      3)重启这些新工程节点。

      11. 确认多节点集群配置成功

      管理员依次登录每一个工程节点,查看「管理系统>智能运维>集群配置」,在节点管理处出现所有工程节点信息。

      至此,所有工程节点与外接数据库、状态服务器、文件服务器、Nacos 的对接完全成功,多节点集群部署成功。

      12. 配置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可以通过各种算法来分配用户请求到不同的节点上,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负载均衡效果。

      高可用集群的负载均衡建议选择「Keepalived+Nginx」。

      请先确保已参考文档进行部署:Keepalived+Nginx部署方案

      配置步骤:

      1)参考文档修改nginx.conf文件:Linux系统安装配置Nginx

      2)重启Nginx组件。

      13. 确认高可用集群配置成功

      在浏览器输入ip:负载均衡端口号/status查看健康页面,可以看到工程各个节点的健康状态。

      至此,一个高可用的多节点集群就部署成功了。

      附件列表


      主题: 数据开发-定时任务
      • 有帮助
      • 没帮助
      • 只是浏览
      • 评价文档,奖励 1 ~ 100 随机 F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