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為10.0版本文檔,更多實例內容將在最新幫助文檔中展現,點選跳轉至 最新版幫助文檔

request、response與session

1. request 對象

該對象封裝了用戶提交的信息,通過調用該對象相應的方法可以獲取封裝的信息,即使用該對象可以獲取用戶提交的信息。

request.getAttribute("key") 可得到 JSP 頁面存入 Value。在實際的存儲中,key 和 value 是存放在一個哈希表中的,所以在這裏給出 String 的 key 會到哈希表中找出對應他的 value。

而不同頁面間傳值使用 request.setAttribute(key, value)時,只會從 a.jsp 到 b.jsp 一次請求,之後如果有第二次請求,這個 request 就會失去它的作用範圍,再傳就要再設置一次 request.setAttribute(key,value) 或者使用 request 的 forward() 方法跳轉也可以(因爲它是一次請求)。而使用 session.setAttribute() 會在一個過程中始終保有這個值。

2. response 對象

包含了響應客戶請求的有關信息,但在 JSP 中很少直接用到它。它是 HttpServletResponse 類的實例。response 對象用於動态響應客戶端請示,控制發送給用戶的信息,并将動态生成響應。在響應客戶端請求之前,一般可以先設置客戶端響應的編碼格式,以防客戶端出現亂碼。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GBK");

response 既可以在本網站跳轉,也可以跳轉到其他網站中;在跳轉過程中,相當於在 URL 地址欄中重新輸入 URL,是第二次請求,所以在 request 和 response 保存的數據就不存在了。

3. Session 對象

指的是客戶端與服務器的一次會話,從客戶連到服務器的一個 WebApplication 開始,直到客戶端與服務器斷開連接爲止。它是 HttpSession 類的實例。

Session:用於保存每個用戶的專用信息。Session 中的信息保存在 Web 服務器的内存中,保存的數據量可大可小。當 Session 超時或被關閉時将自動釋放保存的數據信息。對於小量的數據 Session 對象保存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附件列表


主題: 原簡體文檔
  • 有幫助
  • 沒幫助
  • 只是瀏覽

文 檔回 饋

滑鼠選中內容,快速回饋問題

滑鼠選中存在疑惑的內容,即可快速回饋問題,我們將會跟進處理。

不再提示

9s后關閉

反饋已提交

網絡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