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在分析主题中完成数据添加后,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本节我们学习一下如何制作表格并在组件中分析。
2. 常见场景
先简单介绍一下本文示例中会学习到的一些功能场景。
2.1 组件介绍
FineBI 中可以在组件中制作图表和表格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将数据字段拖入分析区域,选择要生成的图表类型,实现图表或者表格的创建。
组件编辑界面的各区域功能如下图所示:
2.2 表格介绍
FineBI 提供三种表格类型:分组表、明细表、交叉表。如下图所示:
其中,分组表是最实用的表格形式,它将表中的数据按相同项合并为一组显示,进行多维度分析。
了解更多表格内容请参见:表格类型简介
2.2 如何分析数据
在我们找到需要分析的维度和指标后,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调整,以让数据展现更符合我们心中的预期。
一般调整数据是通过,选择分析栏内的对应字段下拉,选择设置项。
在「维度」上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例如:排序、过滤、字段分组)
关于更多数据处理分析内容,可参考文档:分析区域字段设置汇总
3. 应用示例
在上两节中,我们学习了分析主题和数据。成功添加了三张表,并简单分析了一下商品销售明细表。
本节,我们在组件中,使用表格,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3.1 制作分组表
我们先使用商品销售明细表,看一下不同商品的销售额情况。
选中「分析主题>组件」进入图表制作界面,切换数据集为「商品销售明细表」。
制作分组表:①分析区域依次拖入字段「商品名称、销售额、毛利额、数量」;②选择图表类型「分组表」完成分组表的制作。
3.2 调整数据
根据 3.1 节制作的分组表,求销售额最大的十件商品。
1)首先,需要对销售额进行降序排列。2)过滤出销售额最大的十件商品。如下图所示:
注1:如果在数据中「商品销售明细表」是第一张表,则组件编辑默认该表,不需要再切换数据。
注2:切换数据如果是为了制作新组件,则不需要保留字段设置。
3.3 快速计算
我们常常能在分析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已有数据不能满足分析需要,需要进一步进行计算。
例如,用户想查看每月的毛利额情况,还有毛利额的环比增长率,但只有按年月日的「日期」字段,那如何实现需求呢?
1)首先,点击下方「添加组件」。依旧使用「商品销售明细表」数据制作分组表。拖入字段「日期(年月日)、毛利额」图表类型为「分组表」。
2)修改日期显示格式:点击「日期(年月日)」下拉设置成「年月」分组,并重命名「日期」。
3)求每月毛利额变化幅度。再拖入一个「毛利额」点击「下拉>快速计算>环比增长率」,并重命名「毛利额-环比增长率」。
环比增长率:能够体现每月毛利额,并了解相比于上个月增加还是减少、变化的幅度是多少。
3.4 技巧与美化
除此以外,我们还有一些分组表的制作技巧分享给大家。
3.4.1 查看不同维度结果
切换不同维度,可以查看不同的结果。
大部分人拿到数据以后,会想怎么实现切换不同维度,对某个指标进行汇总分析,来实现一个分析效果。
例如,想看销售额情况,只拖入「销售额」可以查看总销售额,在维度拖入字段「日期、城市、门店」等字段,即可不同日期、城市、门店销售额情况。操作步骤如下:
3.4.2 展开折叠数据
分组表会自动折叠组内数据。若用户在维度有多个字段,觉得数据显示不够详细有两种方案展开数据:①可点击预览区域维度字段前的「+」展开数据;②设置「组件样式>格式>展开行表头节点」。
3.4.3 调整汇总方式
默认情况分组汇总求和,但 FineBI 还提供了多种分组汇总的汇总方式,例如分组求平均、求最大最小值等。
点击指标栏内字段,下拉,即可对字段进行更多设置。选择「汇总方式」即可切换汇总方式。
对「商品类别」下所有商品的「销售额」求和、求最大、求平均后效果如下图所示:
3.4.3 修改数值单位
本文制作了两张分组表。分别分析得到了销售额最大的十件商品、不同年月毛利额环比增长率情况。
但是数值单位都太大,不方便查看,可以调整数值格式为「万」,最后修改一下组件名称,完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