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使用者登入查看儀表板的具體資料,包括帳號、存取時間,每張儀表板的存取次數等。
· 哪些儀表板被誰被看了多少次。
· 哪些儀表板活躍,哪些不活躍。
· 哪些場景的儀表板被使用的次數較多。
使用用戶存取日誌下的「範本執行日誌」表進行分析。
本文 2.1 節和 2.2 節提供了兩個組件分析範例,使用者也可以參照 1.1 節預期效果製作自己的分析儀表板。
1)建立分析主題並新增資料集:模版執行日誌.xlsx 。詳情請參見5分鐘上手FineBI。
2)使用公式INDEXOF(SPLIT(tname,"/"),LEN(SPLIT(tname,"/"))-1)截取「tname」欄位中的儀表板名稱,並命名為「存取儀表板」,如下圖所示:
公式說明:
分割前:a/b/c
分割後:a,b,c
計算欄位按照/分割後的陣列數-1
例如 a/b/c 的計算結果為 2
3)點選「儲存並更新」按鈕,如下圖所示:
1)點選左下角「組件」按鈕。如下圖所示:
2)選擇分割槽柱形圖,將「tname」拖進縱軸並重新命名為「存取儀表板」,將「記錄數」拖進橫軸,如下圖所示:
3)切換橫縱軸。
滑鼠懸浮在橫軸與縱軸之間,點選「交換橫縱軸的欄位」按鈕,如下圖所示:
4)按照記錄數降冪展示。
點選「存取儀表板」欄位的下拉框,選擇「降冪>記錄數(總行數)」,如下圖所示:
5)點選「記錄數」欄位的下拉框,選擇「過濾」,設定過濾條件,點選「確定」,如下圖所示:
使用柱形圖可以方便查看使用次數前 10 的儀表板,如下圖所示:
1)點選「新增組件」按鈕,再建立一個組件,複製「記錄數」。
2)將其重新命名為「編輯次數」,設定指標條件,篩選出「type」為 102 (即存取類型為編輯)的資料,如下圖所示:
3)複製「記錄數」,將其重新命名為「查看次數」。對其設定指標條件,篩選出「type」為 101 (即存取類型為查看)的資料,如下圖所示:
4)圖表類型下選擇「自訂圖表」,將「time」欄位拖入橫軸,「記錄數」、「編輯次數」、「查看次數」欄位拖入縱軸,並將「記錄數」欄位重新命名為「操作次數」。如下圖所示:
5)在圖形屬性下,點開「操作次數」欄位,圖形選擇「線」。如下圖所示:
點開「編輯次數」欄位,圖形選擇「柱形圖」,步驟同上。
點開「查看次數」欄位,圖形選擇「柱形圖」,步驟同上。
可以觀察到儀表板的存取次數、查看次數、編輯次數,整體評價儀表板的活躍情況。如下圖所示:
滑鼠選中內容,快速回饋問題
滑鼠選中存在疑惑的內容,即可快速回饋問題,我們將會跟進處理。
不再提示
10s後關閉
反馈已提交
网络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