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概述
阅读本文,可以了解并体验到 FineChatBI 的主要功能。建议是用户先照着文档流程走一遍,再进行自我的发挥和探索。
1.1 版本
版本 | 功能变动 |
---|---|
V3.0 | - |
V3.19.0 | 新增数据解读功能 |
1.2 体验路径
FineChatBI 使用流程如下图所示:
2. FineChatBI入口
有两种方式进入 FineChatBI:
直接在 FineBI 访问链接后增加后缀:webroot/decision/ai/conversation/resource/web/html
进入FineBI,点击「FineChatBI」按钮,如下图所示:
3. 选择提问范围
IT 管理员会提前为业务人员准备提问数据,所以进入 FineChatBI 后,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提问。如下图所示:
注:管理员配置预设数据详细可参见:预加载配置
若想直接对某个主题进行提问,可以在提问前设置提问范围。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然后针对该主题提出问题。
例如,希望对「销量分析」进行提问:点击「数据概览>选择数据」,选择「销量分析」。如下图所示:
4. 开始对话
4.1 自然语言提问
在对话框输入问题即可开始进行提问,FineChatBI 即可基于问题进行查询并给出回答。
例如:四川省2024年各门店的销售额,发送后即可获得对应的可视化图表。如下图所示:
当问题中包含不确定的字段时,FineChatBI 将给出判断提示。
例如,如果门店被错误地识别为「门店编码」,你可以手动将其更正为「门店名称」字段。一旦更改,本次对话中所有提及的门店都将被识别为「门店名称」。
4.2 多轮对话
FineChatBI 可以提问多个问题时,自动联系上下文内容为您回答:
使用场景一:维度不变,只希望切换分析的指标
提问示例 | 追加提问 | 实现效果 |
---|---|---|
“2022年四川省不同门店的销售额” | “成本额呢” | 获取“2022年四川省不同门店的成本额” |
“2022年四川省不同门店的销售额” | “再加上成本额呢” | 获取“2022年四川省不同门店的销售额和成本额” |
使用场景二:指标不变,只切换过滤条件
提问示例 | 追加提问 | 实现效果 |
---|---|---|
“2022年四川省不同门店的销售额” | “湖南省呢” | 获取“2022年湖南省不同门店的销售额” |
4.3 验证结果准确
FineChatBI 会在组件上方生成解析思路,包含数据表、过滤条件、汇总方式等信息,若都正确,则说明结果正确。
该组件使用到的数据表是否正确
该组件的过滤条件是否正确
分组字段,指标字段以及它的汇总方式是否正确
4.4 智能改写
注:管理员配置大模型后才可使用此功能,详情请参见:大模型配置
当用户自然语言的提问无法获得 FineChatBI 准确的回复时,可以点击「对结果不满意?重新生成」。
此时系统会对用户的自然语言进行智能改写,以帮助 FineChatBI 获得更标准的提问。例如:
用户自然语言提问的:“干的最好的门店”
改写后的标准化问题:“销售额求和最高的门店名称”
4.5 问思路
注:管理员配置大模型后才可使用此功能,详情请参见:大模型配置
问思路可以帮助用户一些模糊语义或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例如:点击「问思路」,并输入"你帮我看看哪些产品值得推广",可以看到系统对思路进行了拆解,用户可以直接参考拆解后的思路。
5. 对图表操作
5.1 切换图表类型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切换图表类型对分析结果进行展示。如下图所示:
5.2 数据解读
FineChatBI 的「数据解读」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数据洞察服务。生成图表后,点击「数据解读」:
数据表现分析:系统会结合用户提出的问题,针对图表内容详细解读数据表现。
关联外部因素:若存在影响数据的外部信息,功能将自动关联,对图表数据表现作出合理解释,把握数据背后深层原因。
推荐后续问题:基于当前分析方向,智能推荐一系列可继续追问的问题,引导用户深入挖掘数据,拓展分析维度。
注:管理员配置大模型后才可使用此功能,详情请参见:大模型配置
在数据解读下方会出现数据解读推荐的问题,用户可以根据推荐的问题继续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
5.3 钻取分析
FineChatBI 支持对已生成的图表进行钻取分析。
例如,如果发现广安店的销售额最高,可以进一步钻取分析广安店中各个商品类别的销售情况。如下图所示:
5.4 归因分析
当分析时拆解的维度过多时,分析就失去了焦点,要么找不到出现问题的原因,要么感觉每个维度都可能有问题。此时可以通过「归因分析」挖掘关键影响因子,针对性拆解维度进行分析。
在图表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归因分析」后,将对选中的数据内容进行归因分析并给出分析报告,如下图所示:
注:当整个表的维度必须大于等于两个,且问题仅有一个分组和一个指标且指标不为记录数和计算字段时,才可使用归因分析。
5.5 预测分析
方式一:在获得折线图后,点击右侧「趋势预测」,如下图所示:
方式二:获得折线图趋势后,可以继续提问。例如可以这么问“预测明年的销售额趋势”,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