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1.1 功能簡介
目前,很多客戶已經基於開放平台,完成了系統整合,並應用到實際業務中,成功解決了業務問題和需求。
本文檔詳細介紹在實際業務中,如何應用開放平台,與客戶的資料中台深度整合,進而充分發揮資料中台的價值。
注:以下介紹內容的前端介面為客戶實際開發介面,本文檔只介紹API對接邏輯,不講解實際系統的開發邏輯,相關效果僅供理解參考。
1.2 預期效果
客戶資料中台推出了資料建模,希望透過開放平台,可直接更換 FineBI 資料準備中的原資料模型,只借助 FineBI 中的設計功能去開發報表。
2. 實現範例
2.1 環境準備
安裝FineBI,版本要求5.1.18及以上版本
安裝FineBIAPI子插件
2.2 開放平台配置
1)在平台管理中進入開放平台—應用管理,建立應用
2)點選編輯,獲取自動生成的應用ID和金鑰
3)在權限管理中,開放FineBIAPI的權限
注:在後續的API呼叫中,均需要在Header參數中新增以下參數
decUser:帳號(需要有BI編輯權限的使用者)
client_id:步驟(2)中獲取的應用ID
secret:步驟(2)中獲取的金鑰
2.3 資料中台對接
2.3.1 BI建立SQL資料集API
APIURL:
APIURL中的engineName,請根據實際情況填寫:engineName:直連-direct;抽取-spider;如下圖
Body請求參數:
將步驟(1)中獲取的SQL資訊,以及已知的資料夾、資料連結資訊,透過此API建立SQL資料集,具體見下圖;
實際操作中,開發人員在開發的同時,需要將建立資料集的相關資訊儲存一遍,用於後續系統進行相關資訊的查詢和呼叫
迴應:
記錄得到資料集名稱transfername,該參數將用於後續的儀表板建立
2.3.2 BI儀表板建立API
Body請求參數:
根據上一步API的回傳資訊中的transferName及其他已知資訊,建立儀表板,並建立預設組件。參數中的tablename為transfername
迴應:
系統在後台建立對應的儀表板及一個預設組件
2.4 進入開發
完成以上的API對接後,將最後步驟API傳回的儀表板ID,按照固定結構連結後,即可進入到BI開發頁面進行BI的自助分析。
3. 總結
目前開發平台整體對接流程清晰,權限設定也比較簡便,開發人員在開發頁面的時候,可以方便的進行API的管理和使用。
在對接效果層面,透過API省略中間步驟,可以讓實際業務應用人員擁有更好的交互體驗,透過深度整合,可以減弱甚至去除不同系統之間的割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