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注:11.0.4 及之后版本推荐使用层次坐标函数 ACCSUM 函数 实现累计,然后求平均值。
1.1 应用场景
1)逐层平均值
逐层平均值,即在分组表的每一组中分别将第一层至当前层的数据累加然后求平均值。
例如,在 2010、2011 年的分组数据中对不同订购月份的应付金额进行逐层求平均值,如下图所示:
2)跨层平均值
跨层平均值,即在分组表中不按分组累加求平均值,而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对数据累加求平均值。
例如,在 2010、2011 年的分组数据中对不同订购月份的应付金额进行跨层求平均值,如下图所示:
1.2 实现思路
1)逐层平均值
方法一:首先,计算出逐层累计值,然后,逐层累计值/当前分组内截至当前订购月份的月份数,即得到逐层平均值。
方法二:当前订购月份的上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应付金额平均值*当前分组内截至上一订购月份的月份数+当前月份的应付金额,得到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当前分组内截至当前订购月份的月份数,即得到逐层平均值。
2)跨层平均值
方法一:首先,计算出跨层累计值,然后,跨层累计值/所有数据中截至当前订购月份的月份数,即得到跨层平均值。
方法二:第一个订购月份的累计应付金额计算公式与其他订购月份的累计应付金额计算公式不同:
如果不是第一个月,当前订购月份的前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应付金额平均值*截至当前月份的前一个月份的月份数+当前订购月份的应付金额,得到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
如果是第一个月,去年的最后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应付金额平均值*截至当前月份的前一个月份的月份数+当前订购月份的应付金额,得到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
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所有数据中截至当前订购月份的月份数,即得到跨层平均值。
2. 准备模板
准备模板:累计
3. 逐层平均值
3.1 插入方法一层次坐标公式
1)E1 单元格输入文本,E2 单元格插入方法一层次坐标公式:(C2 + D2[B2:-1])/&B2,如下图所示:
2)公式说明如下表所示:
公式 | 说明 |
---|---|
C2 + D2[B2:-1] | 当前订购月份的应付金额与当前月份的前一个订购月份的累计应付金额相加,即返回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 |
&B2 | 返回当前订购月份的位置 |
(C2 + D2[B2:-1])/&B2 | 当前订购月份的累计应付金额/当前分组内截至当前订购月份的月份数,即返回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应付金额平均值 |
3.2 插入方法二层次坐标公式
1)F1 单元格输入文本,F2 单元格插入方法一层次坐标公式:(F2[B2:-1]*(&B2-1)+C2)/&B2,如下图所示:
2)公式说明如下表所示:
公式 | 说明 |
---|---|
F2[B2:-1] | 返回当前订购月份的上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应付金额平均值 |
&B2 | 返回当前订购月份的位置 |
F2[B2:-1]*(&B2-1) | 当前订购月份的上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应付金额平均值*当前分组内截至上一订购月份的月份数,即返回当前订购月份的上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 |
F2[B2:-1]*(&B2-1)+C2 | 当前订购月份的上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与当前月份的应付金额相加,即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 |
(F2[B2:-1]*(&B2-1)+C2)/&B2 | 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当前分组内截至当前订购月份的月份数,即返回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应付金额平均值 |
3.3 设置格式
E2、F2 单元格的格式设置为「货币>¤#0.00」,如下图所示:
3.4 效果预览
1)PC 端
保存模板,点击「分页预览」,效果如下图所示:
2)移动端
支持 App 端和 HTML5 端预览,效果如下图所示:
4. 跨层平均值
4.1 插入方法一层次坐标公式
1)E1 单元格输入文本,E2 单元格插入方法一层次坐标公式:IF(&B2 > 1, C2 +D2[B2:-1], C2 + D2[A2:-1,B2:!-1]) / seq(),如下图所示:
2)公式说明如下表所示:
公式 | 说明 |
---|---|
IF(&B2 > 1, C2 +D2[B2:-1], C2 + D2[A2:-1,B2:!-1]) | 返回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 |
seq() | 返回此函数在表格执行过程中的执行次数 注:如果表格中出现多个 seq(),则计算结果会累计。如果 seq() 中带了非单元格参数,则表示不同的函数,比如,seq(1) 和 seq(2) 在同一表格中出现,结果不会被累计 |
IF(&B2 > 1, C2 +D2[B2:-1], C2 + D2[A2:-1,B2:!-1]) / seq() | 返回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应付金额平均值 |
4.2 插入方法二层次坐标公式
1)F1 单元格输入文本,F2 单元格插入方法一层次坐标公式:IF(&B2>1,(F2[B2:-1]*(seq(1)-1)+C2),(F2[A2:-1,B2:!-1]*(seq(1)-1)+C2))/seq(2),如下图所示:
2)公式说明如下表所示:
公式 | 说明 |
---|---|
&B2 | 返回当前订购月份的位置 |
F2[B2:-1] | 返回当前订购月份的前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应付金额平均值 |
seq(1) | 返回此函数在表格执行过程中的执行次数 |
F2[B2:-1]*(seq(1)-1) | 当前订购月份的前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应付金额平均值*截至当前月份的前一个月份的月份数,即返回当前订购月份的前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 |
F2[B2:-1]*(seq(1)-1)+C2 | 当前订购月份的前一个订购月份的累计应付金额与当前订购月份的应付金额相加,即返回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 |
F2[A2:-1,B2:!-1] | 返回去年的最后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应付金额平均值 |
F2[A2:-1,B2:!-1]*(seq(1)-1) | 去年的最后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应付金额平均值*截至当前月份的前一个月份的月份数,即返回当前月份的前一个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 |
F2[A2:-1,B2:!-1]*(seq(1)-1)+C2 | 当前月份的前一个订购月份的累计应付金额与当前订购月份的应付金额相加,即返回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累计应付金额 |
IF(&B2>1,(F2[B2:-1]*(seq(1)-1)+C2),(F2[A2:-1,B2:!-1]*(seq(1)-1)+C2)) | 如果 &B2>1 ,执行 (F2[B2:-1]*(seq(1)-1)+C2) ,否则执行 (F2[A2:-1,B2:!-1]*(seq(1)-1)+C2) |
seq(2) | 返回此函数在表格执行过程中的执行次数 |
IF(&B2>1,(F2[B2:-1]*(seq(1)-1)+C2),(F2[A2:-1,B2:!-1]*(seq(1)-1)+C2))/seq(2) | 返回当前订购月份对应的的应付金额平均值 |
4.3 设置格式
E2、F2 单元格的格式设置为「货币>¤#0.00」,如下图所示:
4.4 效果预览
1)PC 端
保存模板,点击「分页预览」,效果如下图所示:
2)移动端
支持 App 端和 HTML5 端预览,效果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