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適用場景:安裝了「FineVis資料視覺化」插件的使用者,可參考本文了解 FVS 範本的相關功能。
1.1 版本
报表服务器版本 | 插件版本 | 功能变动 |
---|---|---|
11.0.2 | V1.x | V1.x 版本文档请参考 自定义模型组件历史版本 |
11.0.16 | V2.0.0 |
|
11.0.22 | V2.1.1 | 场景编辑界面模型操作能力增强,部分操作支持撤销还原。详情参见 4.4 节 |
11.0.22 | V3.1.0 | 场景编辑界面选中模型逻辑关联预处理层级。详情参见 4.4.1 节 |
11.0.22 | V3.2.0 | 模型数据预处理层级默认值调整,详情参见 4.2.2 节 模型选中优化,详情参见 4.4.1 节 模型配置面板优化,详情参见 4.3 节:
|
1.2 應用場景
「三維自訂場景」組件支援使用者生成空場景,上傳 glb 格式 的模型檔案,透過資料圖層和事件,搭建三維自訂場景。
應用範例文檔可參見:構建3D園區監視場景 。效果如下圖所示:
注:不支援行動端。
1.3 操作步驟
本文將為大家介紹 FVS 三維自訂組件的場景設定、模型匯入、視角轉換等操作。
三維自訂場景的搭建,建議操作步驟如下表所示:
序號 | 步驟 | 簡介 |
---|---|---|
1 | 範本準備 | 建立 FVS 範本,建立頁面,新增「三維自訂場景」組件,編輯組件 |
2 | 建立場景 | 生成空場景/匯入已有場景 |
3 | 場景管理 | 配置三維場景的風格、環境特效、視角旋轉等 |
4 | 模型管理 | 匯入模型,配置模型的名稱、隱藏、縮放、位置、旋轉等 |
5 | 資料管理 | 新增資料圖層,配置資料集,讓資料和模型相結合 |
6 | 視角調整 | 調整最終預覽視角效果 |
2. 建立組件
點選設計器「檔案>建立視覺化看板」,建立一張空白看板。如下圖所示:
點選組件區「3D>三維自訂場景」,即可將其新增到畫布中,點選「編輯組件」,進入三維自訂場景編輯頁面。如下圖所示:
3. 場景管理
3.1 建立場景
若首次編輯該自訂場景組件,則需要先建立場景。建立場景有兩種方式:生成空場景,匯入已有場景。
3.1.1 生成空場景
生成空場景,FVS 提供兩種場景風格:實景風格、科技風格。預設選中實景風格,如下圖所示:
3.1.2 匯入已有場景
三維自訂場景可匯出使用,詳情可參見 3.2 節。若使用者獲得了匯出的三維自訂場景檔案,可選擇「匯入已有場景」直接匯入。如下圖所示:
3.2 匯出場景
在場景編輯介面,使用者可匯出當前場景。
匯出場景時,會包括場景風格、右側「場景」配置和「模型」配置,生成 .fcust 檔案。
匯出的檔案可參考上文 3.1.2 節,在其他三維自訂場景組件中匯入使用。
3.3 設定場景屬性
新增場景後,可對場景的屬性進行配置,如下圖所示:
設定項 | 說明 | |
---|---|---|
整體風格 | 整體風格包括兩種風格:實景風格、科技風格 更改整體風格將會改寫所有已配置的樣式設定 | |
環境 | 場景時間 | 透過時間體系可快速設定出滿意的光照、天空等效果,可用於呈現場景跟隨時間動態的過渡效果 詳情請參見文檔:三維自訂場景組件場景時間 |
天空背景 | 預設開啟天空背景,背景選擇「動態」,與場景時間配合展現 若選擇背景為「靜態」,可選擇背景使用「天空盒」或「顏色」:
注:調整場景時間時,天空背景預設恢復為「動態」設定 | |
環境光 | 預設開啟環境光,開啟後可設定環境光的強度,範圍為 0-100 注:調整場景時間時,環境光恢復為時間對應的預設值 | |
光源 | 可設定場景的光源和投影效果,存在一個「預設平行光」 詳情請參見文檔:三維自訂場景組件的光源和投影 注:調整場景時間時,「預設平行光」設定跟隨時間變化,且恢復為時間對應的預設值 | |
地面 | 可選擇是否「開啟地面」,開啟地面後可設定地面風格,地面背景和地面特效 詳情請參見文檔:三維自訂場景組件地面特效 | |
環境貼圖 | 環境貼圖主要體現在「金屬材質」的模型上,例如模型:材質球.zip 可選擇是否「開啟環境貼圖」,開啟後可設定環境貼圖及其強度
| |
霧 | 可選擇是否「開啟霧」,開啟後可設定霧顏色、近霧距離、遠霧距離
| |
粒子 | 可選擇是否「開啟粒子特效」,開啟後空中會有類似雪花飛舞的效果出現 | |
衝擊波 | 為了突出顯示某個區域,可新增衝擊波,將區域設定為衝擊波的中心點 支援新增、修改、刪除、隱藏衝擊波 支援設定衝擊波的名稱、座標、輻射範圍、衝擊波速度、衝擊波顏色等屬性 最多支援新增 10 個衝擊波 | |
飛昇線條 | 可選擇是否「開啟飛昇線條」,開啟後會不斷的有光柱從地面飛昇至空中 | |
相機 | 視角 | 支援設定場景視角基礎屬性:縮放設定、垂直角度 支援開啟景深、視角變化;支援新增相機視角 詳情請參見文檔:三維場景相機視角 |
漫遊路徑 | 支援新增漫遊路徑,設定漫遊路徑動畫。詳情請參見文檔:三維場景漫遊路徑動畫 | |
影像 | 抗鋸齒 | 為了提高三維畫面品質,支援開啟 MSAA 和 FXAA 抗鋸齒方案,支援同時開啟 1)MSAA:多重取樣抗鋸齒,可以簡單理解為只對多邊形的邊緣進行抗鋸齒處理 2)FXAA:快速近似抗鋸齒,是傳統 MSAA 效應的高效能近似值,適用於效能較低的計算機配置。其原理大概是將影像柔化,所以會使得畫面看起來有一些模糊 |
泛光 | 若勾選「開啟泛光」,會產生從影像明亮區域邊框向外延伸的光線條紋 可設定泛光的強度、臨界值和模糊度 | |
發光 | 若勾選「開啟發光」,具有發光效果材質的模型會透過模糊疊加的方式達到發光效果 可設定發光的強度和半徑 注:發光也會對線框和溶蝕生效 | |
飽和度 | 支援設定場景整體色彩的純度,飽和度越高色彩越純,低則逐漸變灰 調整區間為 -100~100,預設為 0 | |
亮度 | 支援設定場景整體的亮度,調整區間為 -100~100,預設為 0 | |
對比度 | 支援設定場景中明暗的對比度,調整區間為 -100~100,預設為 0 |
4. 模型配置與管理
4.1 新增模型
模型列表中未新增模型物件時,可點選「新增模型物件」或「新增模型」進入「模型管理」頁面。如下圖所示:
4.2 模型管理
在模型管理頁面,上傳模型後可進行模型管理,支援刪除模型、載入場景、查看模型詳細資訊、模型預處理等操作。
4.2.1 上傳模型
僅支援上傳 .glb 格式模型檔案,可透過 FineVis模型庫 下載通用模型使用,更多模型相關問題可參考 三維模型相關文檔快速引導 。
點選「上傳模型」,選擇需要的模型檔案上傳即可,支援多選模型批量上傳。如下圖所示:
注:glb 檔案名稱中不得包含【】中提到的字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空格 】 。
上傳的模型網格數(Mesh 數)超過 3000 時,彈出提示:可能卡頓,建議精簡模型。點選「查看幫助」,可查看網格數過多的影響以及如何優化網格數。
4.2.2 模型預處理
模型初次上傳時,會彈出模型預處理設定框。可進行模型「資料預處理」和「風格預處理」。
若多選模型上傳,會逐個彈出預處理設定框,逐個設定即可。
1)資料預處理
支援調整模型的顯示層級上限,超出顯示層級上限的模型資料不會在模型列表中展示,也不會觸發其他交互效果。
注:資料預處理設定暫不支援廢除,不可二次修改,請謹慎操作。
例如一個模型是一個班級,班級又分為兩組人,每組裏面又分為 6 個單獨的同學。
0 級代表模型為 1 個整體,班級不可拆分。1 級代表可點選小組。以此類推。
2)風格預處理
可選擇是否「啟動線框風格」,啟動後可選擇「預設線框」或「自訂線框」。風格預處理可進行二次修改,初次上傳模型時可選擇略過。
更多詳細內容請查看文檔:三維自訂場景組件線框風格 。
模型上傳後,滑鼠懸浮模型縮略圖,出現「模型預處理」按鈕,點選彈出設定框。可對「風格預處理」進行修改,「資料預處理」灰化不可修改。
4.2.3 模型載入場景
選中一個或多個模型,點選「載入場景」,即可將模型新增到場景中。
V2.3.0 及之後版本,模型載入成功會提示「模型載入場景成功」;若有模型載入失敗,會提示載入失敗及失敗的模型名稱。
模型載入場景後,模型管理頁面不會自動關閉,可繼續進行模型管理操作。
新增模型會檢查當前場景的 fps(幀率),如果小於 15,則提示「檢查到場景幀數較低,是否開啟流暢效果」。
開啟流暢效果可有效提升使用體驗,但會關閉部分特效配置,被關閉的特效配置項可手動重新開啟。
4.2.4 刪除模型
滑鼠懸浮模型模型縮略圖,出現「刪除」按鈕,點選即可刪除;或選中模型後,點選「刪除模型」按鈕刪除,支援多選批量刪除。
若模型物件已應用於場景,點選刪除時,會彈出確認刪除提示:
4.2.5 模型資訊
點選模型右下角「查看」按鈕,可查看模型資訊。如下圖所示:
4.2.6 搜尋模型
在搜尋框可對模型進行模糊搜尋,快速尋找模型。如下圖所示:
4.3 模型配置面板
選擇模型載入場景後,關閉「模型管理」頁面回到模型列表。選中模型列表中的模型,可配置模型相關屬性。
按照上傳模型時設定的顯示層級,可選中模型或模型中的部分子模型,對其屬性進行單獨配置,不會影響其他部分的模型。
各屬性設定項詳細說明如下表所示:
注:若新增的模型在中間展示區未顯示,可能是因為模型太大, 需要將視角拉遠/模型縮放後才能正常顯示。
屬性 | 簡介 |
---|---|
模型動畫管理 | 若模型中存在動畫效果,可以透過右上角「模型動畫管理」新增動畫方案,顯示動畫效果 |
隱藏 | 點選模型列表對應模型前的「隱藏」按鈕,可控制模型的顯示或隱藏 |
聚焦 | 點選模型列表對應模型的「聚焦」按鈕,可切換到該模型的預設視角 |
複製 | 點選模型列表對應模型的「複製」按鈕,可複製該模型及模型的相關屬性 |
重新命名 | 點選模型列表對應模型的「重新命名」按鈕,可直接在列表中重新命名 同一層級的模型不支援重名 |
刪除 | 點選模型列表對應模型的「刪除」按鈕,可刪除該模型 注:模型刪除後不支援廢除刪除操作,請謹慎刪除 |
名稱 | 選中模型後,可自訂模型名稱,與列表中「重新命名」功能一致 |
縮放 | 支援設定模型長寬高的縮放比例 若勾選「固定比例」,長寬高同時等比縮放,預設勾選 |
位置 | 調整模型在組件中的位置,可透過調整為負值實現翻轉、鏡像等效果 |
旋轉 | 調整模型的展示視角 注:V2.8.0 版本,為保持設計統一,將 Y 軸預設旋轉由 180° 改為 0°,即預設不旋轉 |
風格 | 可選擇模型展示風格為「預設」或「線框風格」 |
動畫 | 用於新增線框變化動畫片段,詳情可參考文檔:三維自訂場景組件線框風格 |
反射 | 模型整體可設定是否開啟環境反射,開啟時模型在地面上會有倒影。預設不勾選 注:開啟反射可實現較好的效果,但同時會消耗更多效能,若明顯卡頓建議關閉反射 |
注:風格、動畫、反射 僅選中模型整體時支援配置,子層級模型不支援 |
在模型列表中,選中模型,滑鼠右鍵可鍵出操作選單,支援複製、刪除及顯示隱藏模型。
4.4 場景中模型相關操作
4.4.1 選中模型
在模型列表和場景編輯介面均支援選中模型,被選中的模型高亮。
模型列表:點選即可選中模型物件;按住 ctrl,使用滑鼠左鍵點選可實現多選/減選;按住 shift ,使用滑鼠左鍵可實現連選。
場景編輯介面:點選模型物件即可選中;按住 shift ,使用滑鼠左鍵框選可實現多選模型物件。
注:僅支援選中 mesh 。
點選非模型外的區域或上方工具欄的「取消選中」按鈕,即可取消選中。
注1:支援單獨選中子層級物件進行操作,但選中父層級物件時,可操作物件包含子層級物件。
注2:V3.1.0 及之後版本,模型預處理時進行層級處理後,若層級處理至子層級,則可以選中子層級物件;若層級處理至父層級,在場景內點選任意子層級物件,都會選中整個父層級物件。
4.4.2 行動、旋轉和縮放模型
選中模型物件後,出現 Gizmo 工具,操作 Gizmo 即可調整模型物件位置、旋轉和縮放效果。
1)行動 Gizmo:
滑鼠懸浮 X、Y、Z 軸的頂端箭頭,箭頭變色後,拖動箭頭即可在對應方向上行動模型位置。
拖動座標系中間的方形區域,可在 XZ 軸平面隨意行動模型位置。
2)旋轉 Gizmo:滑鼠懸浮圓圈,圓圈變色後,行動滑鼠即可改變旋轉角度。
3)縮放 Gizmo:滑鼠懸浮 X、Y、Z 軸直線上的小方塊,方塊變色後,拖動方塊即可改變對應方向上的縮放比例。
若右側屬性面板中的「縮放」勾選了「固定比例」,則 X、Y、Z 軸同時等比縮放。
4.4.3 複製貼上模型
在模型列表或場景中選中模型後,即可複製貼上模型。
支援使用快捷鍵 Ctrl+C/V 進行復制/貼上;也支援在場景中,按滑鼠右鍵,鍵出複製選項,點選即可複製並貼上。
注:V2.4.0 版本取消右鍵貼上選項,點選複製後直接複製並貼上。
複製貼上後,預設選中貼上的模型,貼上的模型展示在原模型相同位置,需手動行動位置。
4.4.4 廢除還原
廢除和還原僅對 行動、旋轉和縮放模型 生效。
可透過頂部工具欄按鈕廢除或還原,也支援快捷鍵操作。ctrl+Z 為廢除,shift+ctrl+Z 為還原。
跳出場景再進入,不記憶上次操作,需重新操作後才能廢除或還原。
5. 數據圖層
三維自訂場景組件中僅支援新增模型資料圖層。
新增資料圖層並綁定資料後,支援為圖層新增「資料更新後」和「按滑鼠左鍵」事件,實現模型資料展示、聯動交互等效果。
功能詳細介紹請參見文檔:三維場景組件資料圖層 。
V2.2.1 及之後版本,配置了資料圖層的自訂模型,在預覽時,滑鼠懸浮有輪廓高亮效果。如下圖所示:
6. 工具欄
V2.2.0 版本工具欄優化,固定在場景頂部顯示。工具欄具體介紹如下表所示:
設定項 | 說明 |
---|---|
![]() | 點選傳回視覺化看板畫布介面 |
![]() | 開啟流暢渲染後,可提升場景編輯效能。詳情請參見:三維場景流暢渲染模式 |
![]() | 一鍵查看場景頂檢視表、主檢視表、側檢視表 |
![]() | 選中模型後,點選可取消選中 |
![]() | 「廢除」和「還原」操作,僅對自訂模型的行動、旋轉和縮放操作生效 |
![]() | 場景視角調整的操作說明,以及「自訂模型位置調整」和「模型多選」操作說明 |